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落下了帷幕,举办之地是青瓷之乡——龙泉,分为日用陶瓷类、传统陶瓷类和现代陶瓷类这三个展厅,总计有122所院校,18个单位和省市集体组织的人员报名参加,共展出了作品3000余套。
在本次大展中陶瓷工作室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现代陶艺类中柯丽媛,兰祥启,裘娜娜,刘士才获得金奖,寿星,宋鹏飞,孙睿获得银奖,日用陶瓷类中裘娜娜,陈亮亮获得铜奖。
同学们的作品在静谧的展厅里,倾诉着创作时的内心独白,展露出他们对生活的解读,同学们积极的参与着这次的艺术性的对话。每件作品都不仅仅是形式的表现,也是作品材料独特生命力的展现,是作品整体生命力的升华。创作的本身是对生活的再描述,是可以打动人的,能触动观赏者的思绪。今天创作者们正思考着,也将与你和他/她们继续探索陶瓷艺术的魅力。
下面我们一同感受工作室学生的获奖作品!
作 者:柯丽媛
作品名称:《生命的构筑》
创作时间:2018年
作品类别:现代陶艺类 金奖
创作说明:创作的出发点来源于珊瑚白化现象,珊瑚是海洋生命的缔造,大片的珊瑚白化导致海洋生态的失衡,珊瑚与泥土一样都是生命的起源,所以用粘土来表现珊瑚的多姿。观察不同造型的珊瑚,不同种类的珊瑚存在不一样的生长纹理,每种珊瑚的生长纹理都不可思议,选取其中的一种,再创作,希望通过作品引起观赏者对珊瑚白化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同时呼吁大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作 者:兰祥启(2011级)
作品名称:《草痕》
作品类别:现代陶艺类 金奖
作 者:裘娜娜
作品名称:《童志浮生》
作品类别:现代陶艺类 金奖
作品介绍:《童志浮生》这组陶瓷本子的主题是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日记本作为留守儿童思念父母以及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可惜得是纸质日记本不易保存。而陶瓷材料在高温烧制后的质感、重量、永恒性能够很好的表现留守日记所带来的时代沉重感,并且陶瓷易碎的特性也隐喻这群内心情感脆弱的留守孩子们。他们是无法忽视的社会存在,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创作者认为艺术应从生活中来,后又回到生活中去。
作 者:刘士才
作品名称:《形态》系列之一
创作时间:2017.08
作品类别:现代陶艺类 金奖
作品说明:该组作品为陶质,模具成型,氧化烧成。灵感来源于建筑工地上的钢架结构,钢管和金属扣手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能够产生诸多的形式,作者用陶瓷材料来表现,用绳子代替钢管,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视觉张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 者:寿星
作品名称:《骨之进化的回忆》
创作时间:2017.08
作品类别:现代陶艺类 银奖
作品介绍:我选择恐龙头骨的元素来展示一个现象:原始的类似恐龙的化石最后变成了满是人类混迹的产物,上面带有一个中文词“禁止”。这是一个在中国城市最常见的单词,这就是我对城市的记忆。进化的记忆即为过去和未来产生对话。过去地球的霸主在人类的记忆中进化成了新的面孔。
作 者:宋鹏飞
作品名称:《日常》
作品类别:现代陶艺类 银奖
作品介绍:随着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人已经慢慢陷入手机等智能机械的漩涡,电子产品与人的角色在慢慢发生转变,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也在发生倾斜,《日常》作品通过熏烧手法对电子产品进行处理,试图去想象若干年后的的电子灰烬场面,让我们去思考该如何去对待未来的智能世界。
作 者:孙睿
作品名称:《技术与时间》
创作时间:2017年
材料:瓷泥 烧成:1200
作品类别:现代陶艺类 银奖
创作说明:机械物和生物之间,技术物体成为ー种不同性质的力量交织的复合。現代技术的特性就是以机器为形式的技术个体的出现:在此之前,人持有工具,人本身就是技术个体;而如今,机器成了工具的持有者—人已不再是技术个体;人或者是为机器服务,或者是组合机器;人和技术物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是否是这样一套装置的主宰?人能否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一装置的进化就是人类世界的进化?
作 者:裘娜娜
作品名称:《十二生肖》
作品类别:日用陶瓷类 铜奖
作品介绍: 十二生肖文化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情愫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各民族的风俗中, 至今仍保存了许多与十二生肖有关的传统节日。作者对承载着中国民俗文化的十二生肖进行时尚生活产品设计,以“十二生肖”为创意点,提取生肖的造型和特征元素进行创作,将传统生肖元素和时尚产品设计相结合,注重造型和材料的创新、产品的文化内涵、日常的生活方式,做到为人民而设计。
作 者:陈亮亮(2010级)
作品名称:《线与器皿》
创作时间:2018年
作品类别:日用陶瓷类 铜奖
创作说明:用最简单的线条满足产品的功能,干净利落的造型和暖灰的颜色拉近器皿和人之间的距离。上下贯通的花器需要和生活中的杯碗瓶碟搭配起来,才能成为完整的花器,收纳起来后更好的融入周围环境。
从每件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想传达的个人思想情感和对陶瓷艺术表现方式的热忱,在创作的过程中她们敢于尝试不同的成型方式,研究新的展现手法,利用不同的装饰技法,同时不断革新观念,一步步克服陶瓷艺术制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呈现最理想的陶艺作品。
在陶艺工作室里总会遇到一群穿着宽松工作服的童鞋,她们穿梭在工作室的各个房间,正为自己的创作思考着、行动着、努力着,以陶瓷的表现方式展现他们对艺术的思考,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索。